一、基本概况
组织机构
基础教学部成立于2000年,为处级教学单位;现设数学,物理,化学,制图,外语五个教研室;一个物理实验中心及基础部办公室。共承担全校五门学科,共计33门课程。
师资队伍
现有教师83人,其中专职教师57人,外聘教师26人。副教授以上职称 32人,占39%,讲师32人,占39%,研究生学历以上63人,占76%,职称比例和学历结构符合要求,教师队伍人数基本满足正常教学工作。
办学条件
实验室及实训场所总面积为7247平米;实验室建设总计投入经费约671万元;基础部实验教学场地可满足学生实验课程需要;物理和化学实验教学开出率和实验室开放达到100%;综合性、设计性实验达到50%以上。
二、教学理念及培养目标
教学理念
基础课程“为专业课程服务、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服务、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”。
培养目标
培养学生“逻辑思维能力”,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”,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”,“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能力”、和“英语综合应用能力”。
三、课程改革
坚持因材施教,促进个性发展。高等数学,工程制图和大学物理实验按照不同专业需求开设不同教学内容;
坚持“基础+应用”的教学方法,更好地落实和支撑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。
四、科研情况:
近三年,基础教学部累计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22项;公开发表省级以上教科研论文135篇,其中国家级核心16篇;发表国家级专著1部;高教科研成果奖1项,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。
五、获奖情况
近三年,在全国高等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中,我部参赛教师获得东北赛区特等奖1名,一等奖2名,二等奖3名。在吉林省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,获得一等奖2名、二等奖3名、三等奖3名。在外研社举办的“教学之星”微课大赛中,获得特等奖1名,一等奖3名。
我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,近三年,数学建模获得包括国家级、省级奖50余项;在省级以上英语学科竞赛中,共有25名学生获得一等奖,82名学生获得二等奖,151名学生获得三等奖;在“吉林省第一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”中,三组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;在第十一届“高教杯”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,1名学生获得三等奖。